苗族的牛文化
在十二生肖紀年中,苗族同胞特別器重牛,認為“牛年”是最為吉祥的年頭。苗家人長期與牛為伍,在歷史發(fā)展長河中,創(chuàng)造出別具一格的牛文化。由于歷史上苗族沒有通行的文字,其歷史多以傳說故事來“記載”。漁獵時代的傳說,虔誠崇拜“盤瓠”;農(nóng)耕時代的傳說,虔誠崇拜水牛。民間相傳,水牛與老虎是兄弟,水牛是哥哥,老虎是弟弟,這是經(jīng)過一番殊死斗爭得出的結(jié)論。原先老虎并不佩服水牛,要水牛稱它為大哥。水牛不干。于是,老虎提出,一斗高低,決出昆仲。雙方議定,各自準備7天7夜,然后決一雌雄。老虎跑上山,天天用藤條纏繞身體,纏了7天7夜,自以為萬無一失了。而水牛則下田洗澡,滾了一身泥,又上岸曬太陽,如此反反復(fù)復(fù),結(jié)了厚厚的一層干泥巴。決斗時刻到了,水牛叫老虎先下手。老虎張牙舞爪,使勁朝水牛撲去。但任它怎么撕咬,就是咬不進去,只咬掉一點灰。輪到水牛,只見它頭一擺,就用鋒利的雙角,將老虎身上的藤子撥開幾道口,差點刺破老虎的肚皮。老虎渾身發(fā)抖,不得不甘拜下風(fēng),老老實實地拜水牛為大哥。從此以后,老虎見了水牛就下跪,或者干脆避開,躲得遠遠的。在許多民族心目中,老虎最厲害,可用于避邪。但在苗族村民看來,最能避邪的不是老虎,而是老虎的哥哥水牛。最典型的例子是,用于連結(jié)門板的連楹(俗稱“打門棰”),著意做成牛角形;腰門的上門斗,也多做成牛角形。苗胞認為,有牛把門,安然無恙。這種文化心態(tài),與漢族貼門神十分相似。不同的是,漢族貼了門神夜間照樣關(guān)門,而苗族有了牛角形連楹和牛角形門斗,吊腳樓上的大門便是日夜敞開的了。
苗族服飾中的蠟染、刺繡品,蘊藏著豐富的牛文化。苗族服飾中的牛文化,有寫實的,有寫意的;有大膽變形的,有極度簡化的。凡此種種,皆因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支系、不同部件而異。有的活龍活現(xiàn)地繪畫或刺繡一頭牛,而有的則只繪畫或刺繡一個牛頭,或一對牛角,或幾個牛漩。苗族是個格外器重銀飾的愛美民族。居住在雷公山麓的苗族姑娘酷愛“牛角形銀冠”,將其視為勤勞、富有、美麗的標志。住在烏蒙山區(qū)的苗族同胞,自然條件、經(jīng)濟狀況相對要差一點,幾無銀飾,多用長長的“牛角形木梳”作裝飾,因此被人稱為“長角苗”。苗族服飾愛仿生,苗族舞蹈也仿生。居住在武陵山區(qū)的苗族同胞,流行一種模仿水牛格斗的民間舞蹈,人稱“斗牛舞”。舞者手持用篾條之類扎成的水牛頭,手舞足蹈,作斗牛狀,詼諧有趣。
苗族村寨無論建于何地,也不管住戶多少,大都建有山寨門。寨門是村民迎來送往的公共場所。苗寨有個風(fēng)俗,每當(dāng)貴客進入山寨,村民盛裝出動,以酒攔路迎接客人。寨門攔路酒,少則三五道,多至十二道,最后一道設(shè)于寨門口,用的必是牛角杯。有的牛角杯,做工很精細,通體嵌銅、嵌銀,構(gòu)成龍鳳圖案,堪稱民俗瑰寶。喝“牛角酒”時,客人不能用手接牛角.否則主人乘勢一松手,那滿滿的一牛角酒就全歸接杯者了。接者喝不完,無人接牛角,又無處可放,顯得很狼狽,著實很有趣。
苗族村寨節(jié)日眾多,每逢節(jié)日都要祭耕牛,如同祭祀祖先一般。在相當(dāng)多的苗寨中,用以祭祖的水牯牛,宰殺祭祀完畢,留下水牛角,當(dāng)作亡靈看。代表亡靈的水牛角是不能隨便觸摸的。但不懂事的孩子可以例外,一旦幼童無意摸了水牛角,釋為“孫孫和他爺爺玩”。在苗族村寨,人有節(jié)日,牛也有節(jié)日,叫做“牛王節(jié)”、“洗牛身”、“祭牛王菩薩”,等等。是日,讓耕牛休息一天,喂之以精料,并用清水給其洗澡。有的苗寨,為了讓耕牛過好自己的節(jié)日,給牛吃干飯,家人喝稀飯,實實在在地“省嘴待!薄H欢,光有牛耕田,沒有龍下雨,照樣沒收成。因此,清水江畔苗族同胞插秧結(jié)束后過“龍船節(jié)”時,別出心裁地在龍頭上安裝一對水牛角,使其變成“牛龍”或“龍牛‘。他們認為,有了這種牛、龍合一的神物,既可耕田犁地,又能呼風(fēng)喚雨,五谷豐登無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