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康養(yǎng)勝地 人文興義】貴州的“青銅之冠”——東漢銅車馬
提到銅車馬,我們首先會想到秦皇陵出土的兩駕,無論體型的大小,還是結構的復雜,以及制作工藝的精湛程度,都堪稱舉世無雙的中國“青銅之冠”。如果把時間具體到秦之后的漢代,目前國內發(fā)現(xiàn)比較罕見的大型銅車馬,應該就是貴州興仁交樂6號墓出土的東漢銅車馬。整體青銅澆鑄,由一車一馬兩大部件組成。現(xiàn)存部件51個,總長180厘米,其中最高處為馬頭,通高116厘米。最寬處為車廂,通寬118厘米。
【東漢銅車馬 興仁交樂6號墓出土】
銅馬共計11個部件,分別為馬耳兩件,馬頭一件,馬頸一件,馬身兩件,馬腿四件,馬尾一件,采用分段鑄造后套合,再用栓釘固定而成。除馬耳和馬尾為實心澆注外,其余8件均為沙?招蔫T造。銅馬體態(tài)威武,昂首挺胸,馬頸粗壯雄偉。馬頭張嘴露齒,呈嘶鳴狀。馬耳豎立,腹部豐滿,臂部健碩,四腿修長,其中右前腿微曲上提,非常形象,動感十足。
【銅馬(局部)】
銅車共計40個部件,主要由車廂、輪軸和駕馬三個部分構成。車廂又稱車輿,共4個部件,由廂底和左、右、前三面擋板采用栓釘固定而成。廂底為長方形,菱形鏤空。擋板也稱車輢,左右為豎向直立擋板,前方為曲板,均用菱形紋裝飾。輪軸由車輪(2件)、車軸(1件)、車轂(2件)和輻條(28件)共計33個部件組成。車輪左右各一,外徑76厘米,連接組裝方式主要通過兩個車轂。車轂為凸腹柱狀,中有對穿圓孔,外凸腹有14個卯口,14根活動輻條一端插入車輪內牙卯口,一端插入車轂的卯口。兩車轂由一根長118厘米的車軸穿孔連接。按照銅車馬的一般形制分析,車軸穿過車轂后,兩端還有車軎(wèi)對轂和軸進行固定。車軎一般形如圓筒,套在車軸兩端,主要是防止轂和軸之間松動。但該輛銅車馬的車軎缺失,不然銅車馬整體還要穩(wěn)固些。此外,將馬和車廂連接起來的部位稱為駕馬,共有一條車軛(è)和兩根車辀(zhōu)共3個部件,非常簡潔。真正拉車駕馬時,車軛一般是連接車衡(套在馬脖子上的一根橫木)和車辀皮革類的條狀物。這件車軛使用半圈扁片狀的軟銅條表示,從而將車衡這個構件省略。車軛下端左右各懸掛一根車辀,車辀即我們通常說的車轅,也是駕馬必備用具,一般微曲呈長弧形。但這兩根車辀是完全筆直的,直接插入車廂底部的卯口進行固定。
關于這種銅車馬的車型,目前學界多數(shù)認為是一般官吏乘坐的“軺車”,即通常只用一匹馬拉,比較輕便和便捷的一種馬車,大家也可以理解為今天的公務用車。墨子在討論城池防守戰(zhàn)術的《雜守》一文中對“軺車”有記載,為了讓車廂能夠裝滿弓箭,并進行很好的保護,就要改造軺車的車廂,加裝蓋子。按墨子這個記載,軺車原本是沒有車蓋的。東漢末年劉熙《釋名·釋車》中解釋“軺(yáo)”,即遙,遙遠的意思。也就是說,這種車除了輕便跑得快,最大的特點就是車廂四面敞露,可以四處遠望。漢代對車馬有嚴格的制度,高祖劉邦上位之初,曾經(jīng)下令“賈人不得衣絲乘車”,就是商人不能穿絲綢做的衣服,也不能坐車,這當然是從節(jié)約的層面考慮。但《后漢書·輿服志》中說“賈人不得乘車馬”,就是說漢代的車馬制度了。車馬只能達官貴族以上才能乘坐,但軺車敞風漏雨,貴族們乘車為避免日曬雨淋,因此多數(shù)軺車的車廂還立有一柄銅傘遮雨,只不過交樂6號墓出土的這輛比較奇怪,沒有立傘。
前文我們說了,漢代駕駛馬車稱“御者”,有很多才藝和講究。其實漢代對乘坐者的規(guī)矩也不少。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賈誼在其文著匯集《新書·容經(jīng)》中有詳細的描述,說“坐乘以經(jīng)坐之容,手撫式,視五旅,欲無顧,顧不過轂”,又說“立乘以經(jīng)立之容,右持綏而左臂詘,存劍之緯”。賈誼把一般官吏乘“軺車”,分坐姿和站姿兩種。簡單地說,坐起乘車就要坐有坐樣,保持“經(jīng)坐之容”,即正襟危坐。雙手扶著車軾,即車廂前面用做扶手的橫木。要“視五旅”,就是目光向前,不要四顧張望。即便偶爾回頭張望,眼光也不要跑得太遠太偏,至少不能越過車輪外側的車轂。站起坐車就要英姿挺拔,同樣也不能東張西望。右手要握著車綏,左手則要屈臂撫劍。車綏就是傘蓋垂下或栓在車廂上類似吊繩的東西,感覺官員們站起坐車要保持平衡比較困難,畢竟柔軟的車綏比起堅硬的車軾,受力要差很多。
興仁交樂6號墓出土的這輛銅車馬,現(xiàn)陳列于黔西南州博物館,經(jīng)常會有觀眾問,為什么稱“銅車馬”,而不叫“銅馬車”。這可能是習慣造成的。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《詩經(jīng)》中,就多次出現(xiàn)“車馬”,如《十月之交》中“擇有車馬,以居徂向”,《抑》中“修爾車馬,弓矢戎兵”,《山有樞》中“子有車馬,弗馳弗驅”等等。漢代以前,車馬基本都是作為一體使用,講車就是指的馬車,說乘馬也就是說駕車。因此我們經(jīng)常說漢代的“車馬制度”,而不說“馬車制度”。至于“馬車”這種說法,至少要到漢代以后的魏晉了。
來源:黔西南州文化體育廣電旅游局(黔西南州文物局) 作者:龍虎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